管理新知

早期的管理理論,關於激勵人們的誘因,講的都是紅蘿蔔與棍子,也就是獎酬與處罰。即使後來增加了榮譽與名望這樣的成就動機,把金錢報酬延伸到非金錢報酬,焦點都還是放在創造正向的外部誘因來驅使人們從事某件事,或者創造負向驅動力來阻止人們從事某事。除了這樣的外部誘因,什麼情況下,人們不需要外部誘因就會自動自發地從事某些事情?自我決定理論(Self-Determination Theory)提供了一種可能的途徑。

一片樹木,近的角度看是樹木,遠的角度看,是森林。雖是同一件事,但卻有不同的詮釋。宋朝蘇蘇軾和友人同游廬山,寫下七言絕句《題西林壁》:「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識廬山真面目,隻緣身在此山中。」這首七言絕句,以形象化的語言寫出了深刻的哲理。很多事情,可以從近的角度來看,也可以從遠的角度來看。我們什麼時候會想要近看?什麼時候會想要遠眺?解釋水平理論(Construal Level Theory)針對心理距離(Psychological Distance)導致的解釋水平差異提供了解釋。

口語中,我們常常會講出:「這是我的辦公室」、「我們公司」、「我們學校」 ,也有人真的把辦公室擺設或裝潢得很有個人風格,但其實他只是員工,公司不是他的。這是「公司給他使用的辦公室」,明明是公司的辦公室,為什麼變成是他的辦公室了呢?明明是公司的東西,為什麼變成他的東西了呢?不歸個人所有,但因為個人具有支配權,而認為是他所有,這種現象稱為 心理所有權 Psychological Ownership。

如果我們中了獎,大家一定提議大吃一頓,很少人想到要拿來繳房租或繳貸款。年底發年終獎金,大家會想到要規劃出國旅行,或者想要買台新車。每個月的月薪,會被區分為幾份,一份是生活開銷,一份是房租貸款,一份是儲蓄以供不時之需。同樣是錢,為什麼有這些差別呢?中獎的獎金要大吃一頓,年終獎金要出國旅行,月薪則有各種用途。心理帳戶 Mental Accounting 可以提供不錯的解釋。

記得熱炒店白飯事件嗎?熱炒店內用白飯免費,顧客為什麼會覺得老闆應該要無限供應白飯?老闆為什麼覺得每人吃一碗就夠了?現場有寫白飯免費,但沒有寫無限續碗。到底能不能吃第二碗?可以吃幾碗?顧客可以要求老闆煮第二碗嗎?雙方當事人當然都很生氣,這從心理契約(Psychological Contract)觀點可以提供很好的解釋。

有些人很討厭跟人家撞衫,當自己精心打扮,到了現場卻發現有個人穿得跟自己一樣或風格相近,就會很懊惱。但是,有些時候,我們又希望跟他人融為一體,希望不要標新立異,不要跟團體格格不入。到底是要跟別人一樣?還是要跟別人不同?好像有不同的考量。這怎麼解釋呢?最適獨特化理論Optimal Distinctiveness Theory提供一個不錯的解釋方向。

有很多鐵粉,對於品牌極度支持,把自己與品牌高度連結,願付出更多的錢來購買商品,也常幫品牌說好話,對於品牌產生高度的品牌承諾。怎麼樣形容這種鐵粉呢?心理學本來有一個理論:依附理論(依戀理論),可用於解釋親子之間的依附,行銷學者從心理學借用此理論,來形容這種鐵粉現象。鐵粉對於品牌的強烈情感連結,就好像小孩對於家長的依附一樣。

有些廣告製作非常精美,美的像是一部超迷你影集,消費者全神貫注收看,才體會廣告要傳達的意念,這種形象廣告常是花了好幾個月才完成的嘔心瀝血之作。但是,也有一些廣告,簡明易懂,例如簡單粗暴的傳達本週進行折扣特賣,這種廣告製作時間極短,成本極低,但效果也很不錯!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不同媒體豐富度,可以用於傳達不同的訊息。公司若要向員工陳述很簡單訊息,例如公司飲水機故障待修,直接用LINE傳個文字訊息,就能清楚傳達,若跑去寫個複雜公文,反而讓人搞不清楚狀況,還製造更多問題。但是,如果公司要跟員工討論未來策略發展方向,就要舉行面對面會議,用投影片、書面資料等各種詳細資料,來解釋說明產業趨勢與公司的未來走向。不同的溝通目的,要使用不同的媒體,這一現象可採用媒體豐富度理論(Media Richness...

樂透彩獎金累積幾億元後,社會上就會掀起排隊搶購樂透彩的風潮,但其實樂透彩屬於公益性質,獎金總額只佔投注金額的70%左右,也就是說,平均來說買彩券一定是賠錢的,但大家還是樂此不疲,為什麼呢?應該是風險追求吧!但是,如果有五成機率中籤,中籤後可獲得兩倍投注金額,但另外五成機率沒中籤,投注金額沒收,此時,期望值等於100%的投注值,在機率與期望值上,是公平的,沒有損失,比樂透彩還划算,但大部分人卻不願意投注,這是為什麼呢?應該是風險趨避吧!同樣的消費者,正常情況下是風險趨避,但在微小機率下,卻會高估自己得到的機率,反而變成風險追求,怎麼會這麼奇怪呢?展望理論(Prospect Theory)提供很好的解釋。

2007年推出的初音未來,以卡通造型成功地發展成為虛擬偶像。能做出卡通造型,自然也能做出真人造型,真人主播也愈做愈逼真,民視虛擬氣象主播敏熙,跟真人的差距就已經很小,因為稿子是編輯人員寫的,虛擬主播的任務只是把稿子唸出來,看起來沒什麼不對,但AI開始「搶」主播的工作,也是不爭的事實。已有愈來愈多YouTube影片使用AI語音生成和虛擬主播來製作,這些愈來愈像的虛擬主播,會讓人們產生排斥或恐懼嗎?早期的恐怖谷假說(Uncanny Valley),預測當機器人與人類的相似度高到一定程度時,人們對於機器人的好感度就會突然降低到谷底,不止沒有好感,甚至於產生恐懼,這種「恐怖谷」情況真的存在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