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候,我們不願標新立異,想要跟別人一樣。但有時候,我們想要與眾不同。怎麼會這麼矛盾呢?「最適獨特化理論」的解釋
有些人很討厭跟人家撞衫,當自己精心打扮,到了現場卻發現有個人穿得跟自己一樣或風格相近,就會很懊惱。但是,有些時候,我們又希望跟他人融為一體,希望不要標新立異,不要跟團體格格不入。到底是要跟別人一樣?還是要跟別人不同?好像有不同的考量。這怎麼解釋呢?最適獨特化理論Optimal Distinctiveness Theory提供一個不錯的解釋方向。
人們面對群體時,有兩種相互矛盾的傾向:從眾(conformity)與尋求差異(differentiate)。人們需要感覺到自己被納入群體之中,因此有同化的需求,希望自己被群體所接納,也就是assimilation同化或inclusion接納。但人們也希望彰顯自己在群體中是獨特的,因此會有分化的需求,希望自己與群體內的其他人還是有所差異,也就是獨特uniqueness與差異化differentiation。也就是說,面對自己所隸屬的群體,人們有兩種需求:
同化需求:希望歸屬於群體,產生歸屬感。
分化需求:希望有別於群體,與眾不同。
最適獨特化理論
同化需求與分化需求同時存在,且相互拉扯。最適獨特化理論Optimal Distinctiveness Theory主張,人們會尋求最適的獨特化水準,同時滿足個人的同化需求與分化需求。
同化需求
大部分的人們會有被群體所認同、被群體所接納的需求,以確認自己的群體認同。這種認同渴望,會呈現在從眾行為,也就是採取和個體大部分人同樣的行為,遵循群體規範。
國族認同、參考群體(reference group)認同,就是同化需求的一種展現。
分化需求
分化需求是指希望自己有別於群體,能夠與眾不同。這主要發生於個人自認自己優於群體時,希望藉由差異性,維持優越性,因此產生分化需求。這種情況下,人們會購買與他們不同的產品,以彰顯個人特色,來維持個人的獨特性,滿足分化需求。
但昔反的,當個人缺乏優勢時,會有傾向,希望設法追上群體內的其他人,因此有縮小差異的想法,因此會減少分化需求。這種情況下,人們會購買與眾人所購買的產品,以減少個人與群體的差距,此時會有較低的分化需求。
參考群體的種類中,有一種是趨避群體。意思是個體不希望自己表現得像這樣的群體。也就是說,面對趨避群體,消費者會有很高的分化需求。
分化需求與同化需求的相互影響
分化需求與同化需求,不僅會個別影響行為,並會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,而且還有可能產生交互作用。
最適獨特化理論主張獨特化程度是有最適水準的,且同化與分化是有可能出現交互作用的。舉例來說,不希望跟別人撞衫的獨特性需求,是以服裝被群體所接受為前提,過於獨特而不被群體所接受的服飾,並不符合人們的需求。因此,人們會想要穿著獨特的服裝,但卻並不會穿著「驚世駭俗」的服裝。也就是說,產品設計要能夠讓消費者融入社會,又要能讓消費者有自己的風格。
社會認同理論與獨特性需求:
社會認同理論討論的是個人對於群體的認同,從眾行為預測人們會跟隨其他人的購買行為。但是,獨特性需求討論的是人們產生的獨特性需求,也就是人們不會跟隨其他人的購買行為。
最適獨特化理論提供更為宏觀的觀點,將社會認同理論、從眾行為、獨特性需求等,納入到同一個架構內。社會認同、從眾與獨特,都只是尋求最適獨特化的一個結果。
最適獨特化理論的應用:獨特性商品
最適獨特化理論可以用來解釋主流商品與獨特性商品的本質差異。
主流商品滿足消費者的同化需求,是大眾均可以接受的商品,因為滿足所有大眾的需要,因此目標客群為數眾多。這類商品通常也會競爭激烈。
不過,不是每個消費者都會購買主流商品,獨特性商品的存在,可以滿足消費者對於獨特性的需求。這些消費者希望自己能與眾不同,因此會購買具有獨特性的商品,來彰顯自己的獨特。
反潮流商品的存在,是獨特性商品的一個類型,這種商品不但建立獨特性,且更彰顯反潮流,可以滿足同化需求極低,而分化需求極高的消費者。
參考文獻
Brewer, M. B. (1991). The social self: On being the same and different at the same time.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, 17(5), 475-482.
Brewer, M. B. (2012). Optimal distinctiveness theory: Its history and development. Handbook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, 2, 81-98.
Zuckerman, E. W. (2016). Optimal distinctiveness revisited. The Oxford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ty, 183-199.
作者
汪志堅,臺北大學特聘教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