劣幣為什麼可以驅逐良幣?好人才為什麼離職?打混摸魚者卻永遠留在公司?逆向選擇的解釋
二手車市場,真的難買到好車嗎?沒讀碩士的人,真的不容易找到好工作嗎?好的人才為什麼很快就離職?但打混摸魚者,卻永遠留在公司?真的會有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嗎?逆選擇(Adverse selection)或是逆向選擇,提供一個很好的解釋。
劣幣驅逐良幣
劣幣驅逐良幣,在古代很容易發生。在金屬貨幣時代,貨幣價值有很大成份決定於貨幣的金屬價值,因此,品質惡劣和品質優良的兩個貨幣放在一起時,金屬重量較重、金屬純度較高的好貨幣(良幣),會被收藏後熔解再製成新的貨幣,因此會退出流通圈。但金屬重量較輕、金屬純度較低的劣質貨幣(劣幣),則無人收藏,因此會繼續在市場上流動。久而久之,市場上,只剩下劣質貨幣在流通,優質貨幣就消失不見。

公司若無良好制度,會有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
良幣之所以離開市場,是因為良幣仍有價值。劣幣之所以繼續留在市場,是因為劣幣不存在其他價值,無法離開市場。這樣的現象,也存在於職場之中。有些時候,公司經職場環境與待遇不佳,但此時會發現,離開職場者,會是好人才,而不好的人才,應該被淘汰的人才,反而因為無法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,而繼續留在原公司。
二手車市場的檸檬效應
劣質的二手車,在美國市場上,被稱為檸檬。因此,二手車的檸檬效應,是指二手車市場中,永遠只有較差的車。在二手車市場,賣方對於二手車充分瞭解,但買方則完全不了解。因此,賣方擁有的資訊,遠超過買者擁有的資訊,買賣雙方存在著明顯的資訊不對稱。此時,
- 賣方將車價降低時,會被認為是劣質車。因此,賣方不願意降價。
- 賣方將車價拉高時,買方擔心這是劣質車,不願意付出高車價。
- 買方不願意出高價,因此,高品質二手車不會到市場上來銷售。
- 高品質的二手車不會在市場上銷售,因此買方不會出高價。
如此一來,惡性循環,低品質的二手車,充斥市場,高品質的二手車不願進入市場,被逐出市場,最後導致二手車市場中,貨源愈來愈差。
逆選擇
逆選擇,是指決策者做出對自己、對整個市場不利的決定。造成交易行為缺乏效率。以二手車市場為例,消費者不清楚二手車品質,只願意以低品質的價格,做為其願意支付的價格,導致高價優質二手車退出市場。整個市場進入一個逆選擇的情境。
逆選擇存在的原因:價值未被準確評估、被低估價值者有離開市場的可能
逆選擇之所以出現,是因為價值未能被準確評估,而且價值被低估者,可以離開市場。因此,當價值被低估者無法離開市場時,不會有逆選擇。例如,公務員、公立學校教師、警察、職業軍人,如果捨不得高額月退休金,即使夠優秀,仍不願意輕易放棄退休金,因此不會退出市場。但是,如果取消月退休金的設計,改成「確定提撥制」,提撥多少退休金,將來就能拿到那些退休金,不會多給也不會少給。此時,提前離開公務員、公立學校教師、警察、職業軍人工作,不會造成損失,就會離開市場。
另外個限制,是價值是否被準確評估。如果能被準確評估,也不會有逆選擇。例如二手車市場,有公正第三人可以評定價格。此時,就不會有無法準確評估的問題,就不會有逆選擇。